經過多年的發展,廣東石化產業高度集聚、巨頭扎堆布局,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推進,園區建設正朝著規范化、綠色化穩步發展。今年,廣東省又出臺環保新規,強化化工園區環境管理,推動省內化工園區綠色可持續發展。
早在去年,廣東省就發布了關于征求《廣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方案(2018~2020年)》意見的通知,要求珠三角地區禁止新增化工園區和新建生產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劑型涂料、油墨、膠黏劑等項目。
今年,廣東省更是注重強化園區環境管理工作。4月15日,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日前印發的《關于進一步加強工業園區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》將正式實施?!兑庖姟窂目茖W規劃、嚴格準入、加快設施建設、強化環境監管等方面提出要求,對嚴重污染環境、破壞生態的園區,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向有關部門提出予以撤銷、摘牌的建議。
《意見》提出,要落實園區“三線一單”(即生態保護紅線、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,生態環境準入清單)管控。園區管理機構應基于“三線一單”管控要求,結合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,嚴格環境準入。凡列入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的項目,禁止規劃建設。
在污染治理方面,《意見》規定,要實施園區污水集中處理。園區應以“雨污分流、清污分流、中水回用”為原則設置給排水系統,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相關要求,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。應規范設置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排污口,原則上一個園區設置一個排污口。而水、大氣污染物排放超過總量控制要求或區域環境質量明顯下降的園區,應加強排查并落實整改;鼓勵園區推行集中供熱;鼓勵園區自建配套的固體廢物集中收集及處理處置設施,依法依規對固體廢物進行減量化、資源化、無害化處理。
在環境監測方面,《意見》規定,建立園區大氣環境質量監測機制,對園區及周邊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及變化情況進行監控,并逐步由“一園一點”擴大到周邊區域。對嚴重污染環境、破壞生態的園區,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向有關部門提出予以撤銷、摘牌的建議。
政府出臺政策督促,各個化工園區也積極相應。去年,廣東惠州大亞灣石化區就堅持綠色發展主基調,嚴格落實安全、環?!耙黄狈駴Q”,大力實施“大氣污染防治十大行動”,綠色發展、循環發展、低碳發展的生態發展,有力推動了大亞灣石化區邁向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的進程。
據介紹,去年以來,大亞灣石化區在全廣東省建起首座空氣特征因子自動監測系統,全天候監測園區40多種石化特征因子;建有2.33平方千米的環石化區綠化隔離帶;在全國石化區中率先開展企業地下水監測,委托第三方開展VOCs排查整治等。在循環發展理念的帶動下,該區去年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4.6%,近岸海域功能區水質100%達標。
此外,目前,廣東煉化產業集群化、集約化發展的趨勢還在強化。中國石化最大的在建項目之一、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中科煉化一期1000萬噸/年煉油項目步入“快車道”,中國石油的南海煉油2000萬噸/年煉油項目預計2020年建成投產,廣東省很快將擁有8000萬噸/年以上的煉油能力,并逐步形成世界級的特大型石化產業集群。